工程进的布控
鞋所占的比例非常低,社邦公司不能说服外国制鞋商们以低价销售透气合成革鞋。在这样的情况下.以高价出售透气合 成革鞋,极大地限制了透气合成革在市场潜在有容量。在杜邦公司准备进入欧洲市场时,欧洲低档鞋市场上下班已有两种人造革产品与之竞争,这就是 日本产的特种双组合耐纶纤维制成的合成革。此外,透气合成革出口,必须 交纳各种关税(例如,在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关税率是 Z2.6%)不 久,又发现欧洲消费者对这种僵硬的透气合成革态度冷淡,而比较喜欢柔软 的合成材料。
四再次承诺为了降低透气合成革的售价,在 1966— 1967 年整整两年间,公司不得不采取一系列降低成本的措施,包括: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能力,并且在生产中厉行节约。由于皮革的售价此时已趋平稳,尽管透气合成革的售价 没有大幅下降,但是定货已开始大幅度增加了。由于在生产上遇到种种困难,达不到预期生产水平,工厂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种情况一直 延续到 1967 年末。这种情况稍稍改观后,1967 年的交货量约为 2400 万平 方米,到该年底,还有 1000 万平米尚未交付。
另一方面,由于公司为提高生产水平而投入的费用太高,因而造成亏 损,亏损额比 19661968 完成赊欠的订货也是指日可待了。经营方面也得到一定的改善。这一切,给公司带来了新的希望和自信心。在 1968 年,销售 额达到 3500 万平方米,而售价平均降低到每平方米 80 美分以下。虽然经营 上仍未获得利润,但亏损额则大大降低了。
但是,1968 年是生产和销售量的顶峰,而不是更好前景的兆头。 1968 年以后,市场需求量开始下降,其他几种不利因素也初现端倪。首先,皮革界为回击透气合成革提出的挑战,制造出了很柔软的皮革,并大肆鼓吹这种 柔软皮革特别适宜裁制当时时髦的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