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发力内容端,是“战略转型”还是“技术末路”

小米发力内容端,是“战略转型”还是“技术末路”

发表于:2025-07-22
吴洪刚
营销服务
发布时间:2025-07-22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国内诸多企业,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做好一个产业后,就开始多元化转型。这里面有成功的例子,以有不少倒下的例子。比亚迪做汽车成功了,美的做汽车就失败了。互联网给了企业又一个跳跃的理由和平台。据预21经济报道消息:小米公司正计划将3亿美元投资百度旗下视频公司爱奇艺,与此同时,小米还计划与优酷土豆达成内容资源上的合作,并计划在美国二级交易市场购入千万美元级别的优酷土豆股票。

这可以是看着小米多元化发展的一个大胆的“战略转型和创新”,也可能解释为没有核心技术而带来的没办法的“末路逃离”。如果仔细观察小米的成功,主要是这么几点,第一是产品在外观形象上的模仿,借力苹果形象,而取得成功;第二是由于不需要原创技术的投入,所以基本上可以以高配置,低价格来打开市场,这一点从策略来看与神舟电脑、比亚迪汽车没什么不同。第三是借助电子商务的崛起,抢占了手机电商的先机,本质还是在渠道上,只是在网上的渠道上取得了成功。当然,除此外,还有公关营销、事件传播等等营销手法的成功。

但一个避不开的事实是,当诺基亚这些靠原创技术吃饭的公司倒下后,小米却能够崛起,主要原因还是苹果公司在盈利模式设计上已经放弃了这一价位段的市场。因为他们清楚知道这个市场对于苹果来讲长期盈利率有限。因此,当小米靠着以上因素巨大成功之时,也就是其背负了大量的成本盈利能力下降之时。没有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已经不是一次走向崛起、转型或者倒下的路了。转型对于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而言,就是避免倒下的唯一路径。

相信资本的力量是没错的,当有了资本,就可进入好多行业,但是资本也不是决定行业成败的唯一因素。华为公司因为有一定核心能力,所以在其本业所向披靡。就是转型扩张,也犯不着跑到一个相关性不大的领域去,也限于企业服务器和移动终端。

这种模仿式的成功本质上是一种技术上所谓的“后发优势”。也就是说,我可以不投入做原创技术,你的技术出来后,你总不可能把所有市场统吃,所以我就有机会获得一定的市场。诺基亚也许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也许是他们太不好意思模仿了,什么总想靠自己。但这种技术模仿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分工的成攻,但也确实给企业带来“技术末路”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