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岛租车天价索赔14万?李力刚教你三招破解北欧式谈判陷阱
最近,重庆李女士在冰岛租车自驾游,结果还车时被要求赔14万。原因只是引擎盖上有几个针眼大的黑点。而新车才23万,赔钱金额明显不合理。
很多中国游客在国外租车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对方敢这么开价,主要是因为他们占了三个优势:语言不通你说不过他们,你急着赶飞机没时间争,他们对当地法律更熟。
而谈判最怕的不是对手强,却是自己没准备。李女士买了“超级全险”,但没仔细看条款,结果发现“自然灾害不赔”,吃了大亏。
对方利用上述弱点,那我方怎么破解呢?
第一换时间。对方最喜欢在你赶飞机前找茬,因为这时你容易妥协。解决办法很简单,提前3小时还车,给自己留时间处理问题。改签航班,如果可能,第二天再还车。
第二换地点。在柜台谈对你不利,因为那是他们的地盘。你可以:
要求进办公室谈,减少干扰或者换到其他中立或偏向我方的地点。
提前联系经理,书面确认还车流程。
第三换人员。很多租车行会利用语言不通糊弄你。你可以坚持让英语好的员工沟通或假装找大使馆帮忙,有时候他们一听就怂。
本次事件证据是关键一环,租车行拿不出检测报告就要钱,明显不合理。所以事先取车时拍视频,重点拍已有的划痕。每天拍车辆照片,证明损伤不是一天造成的。保留加油小票,防止他们说油品有问题。还车前洗车,因为有些看上去像伤的地方可能只是灰。
学会借势
我们说劣势不等于败势。面对天价索赔,李女士没有当场爆发情绪,而是保持冷静支付部分款项确保先能安全回到国内,这为后续谈判留有空间,值得被表扬。很多人在类似情况下容易犯2个错误:情绪失控让事情恶化或者全盘接受吃哑巴亏。
事后呢她引入了第三方力量——联系了国内租车平台想从中解决问题。李力刚老师在课程中提到,当己方处于弱势时,要学会“借势”,可借天时、地利和人和,如向大使馆寻求帮助等等。国内平台虽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他们介入能让对方不得不重新考虑索赔金额的合理性。
北欧人怎么谈判?
北欧式谈判表面谦和实则强硬,破解方法也简单:
·以“法”破“礼”。当对方反复说“需总部确认”时,立刻追问:“根据冰岛消费者权益法第xx条,我是否有权即刻获得书面索赔依据?”法律术语能有效打破敷衍僵局。
·借力打力。冰岛对旅游业监管是非常严格的,当你说“是否需要联系旅游局协助理解赔偿标准?”后往往能使对方重新考虑。
·共识破壁。北欧文化很重视共识,尝试提议:“我们能否共同制定一个对租车行声誉与游客都公平的方案?”这比单纯砍价都更易被接受。
谈判的本质是交换。本次事件对方可能不在乎那些小伤痕,只为多要点钱。知道这个关键点,你就可以要求找第三方来检查车损情况,或让对方拿出具体的修车费用清单。当对方发现不能乱开价时,通常后面就会好商量了。
这件事给出去玩的人提了个醒:出去玩不光要计划好路线,还要提前想好可能出问题的地方。像李女士如果她知道冰岛南部常有沙尘,她可能会买更全的保险,或在租车时更仔细地检查车况。谈判不是为了争对错,谈判是为了找到对大家都公平的解决办法。对于准备充分的人,谁都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