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学习场景的3个层次?

如何构建学习场景的3个层次?

发表于:2025-08-04
谢瑞宝
中层管理
发布时间:2025-08-04

  学习为什么需要被转化?一是因为人的技能需要训练才能固化,还有就是需要跨情境迁移。

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促进学习转化,学习场景应该尽可能逼近真实工作和任务场景,所以做中学并有人指导是最好的,其次仿真或沙盘,再次案例研讨,再次图文并茂,最抽象属单纯讲授。

我个人总结下来,学习场景的构建有三个层次,分别是图文层、物理层、情绪层。

图文层: 即图片和文本结合,借助认知和想象的辅助构建的学习场景。案例和故事是这个层次有效带入场景感的核心要素,而零散的信息和长篇大论的文字通常造成场景感的碎裂和断层,这个层次的应用最广,成本也最低,但误区也最多,无论如何,这个层次的场景感仍是间接的场景仿真。

物理层: 物理层指物理环境是否与工作应用场景接近。对某些学习主题来说,这个层次无关紧要,例如领导力和新员工培训等,这时场景往往很容易自我加工和联想,但对某些主题物理层至关重要,例如医疗培训、零售的陈列培训、飞行员训练。

这时如果干坐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点乃至设计训练练习,回到真实工作环境中将会发现差异巨大很难迁移,所以航空公司都有模拟客舱,而宝洁的终端理货培训和跟线辅导培训,也都强调直接去实地,在战场上学习现场指挥和战斗,此学习真谛也,其实物理层的影响不仅限于可见的物理环境,不可见的场域会附着于物理环境之上并释放强大的力量。

谢瑞宝.jpg

情绪层: 情绪层指学员在实际应用时所面临的情绪压力能否体现在学习场景里。同样地,对某些主题的培训来说情绪层相当关键,例如客服培训、销售培训(无论谈判还是电销)、危机公关培训、变革管理培训。

这些培训中如果只是关注知和行,缺省了学员对于情绪的觉察和感知,学习体验都是断裂不完整的,在课堂上做角色扮演、案例陈述都好好的,回到现实工作中,面临巨大的人际情绪压力时,发现所学很难用或根本无法施展。你能想象教授如何应对人际冲突的培训完全在一个和风细雨的氛围下完成后能回去应用吗?你慢条斯理地刚想澄清,对方砰砰砰的几个“勾拳”已经打过来了,估计这时你脑袋里一片空白、不知所措的可能性更大。

举个新品上市培训的例子强化一下对上述概念的理解吧,假设现在你负责一个啤酒新品的上市培训,你需要武装你公司的销售人员能够在终端将这款新品推好,那么要构建3个层次的学习场景你分别要考虑些什么问题呢?

感觉很复杂?其实不然,里面很多场景构建的工作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布置和设计完成,最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要把场景及场景下的挑战抛给学员,让其带着真实的温度和疑问进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