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个“看店”的吗?业绩型店长长这样!

你只是个“看店”的吗?业绩型店长长这样!

发表于:2025-07-24
王同
店长管理
发布时间:2025-07-24

很多时候,我们的店长充当的只是一个“看店的”,殊不知:业绩才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另一方面,零售店铺里的琐事还确实很多,有些店长也忙的不停,可却“碌碌无为”,毫无杀伤力。……我们期待的业绩型店长是什么样的?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做个“素描”。看看她平平时会做些什么?你也可以做自测:

1、店长是否制定每天的销售业绩指标?

注:要让员工对目标很清晰并有强烈的意愿,每天晨会的时候都要强调目标,让员工对目标是可视的,也可以让一些做的好的同事和大家分享经验。一些租金高、大型促销活动阶段,有时间目标会分解到时段。

2、店长是否知道店铺的畅销款?库存是否充足?

注:畅销款补货都不容易的,所以要特别注意畅销款的库存,否则好卖的没得卖会影响业绩,也会影响员工的信心。同时,真没货了,也要有替换款补充。

3、每周找出滞销商品,一起寻找滞销款的卖点?

注:滞销品拉低了母婴店资金周转率,相关话题(请查看公众号历史文章《那货半年没卖了,你知道吗?》)

4、是否关注到同事一直在卖价格低的商品? 是否在例会中教员工价格高的货品的卖点,教员工回应价格高的问题?

注:销售过程有个“物单价”的指标。如何卖更高价的产品是很有技术的。举个例子:一个顾客过来要买辆童车,依你的判断能消费500元左右的车,你现在有300元、500元、800元三个车,请问你会从哪辆车开始推荐?正确的做法是从800元的开始推荐。一来,体现出你对顾客的尊重(你要从300元的开始推,顾客会觉得你看不起他);二来顾客都有一个消费心理,即在导购良好的引导下,顾客的消费预算可以扩大到原来的1.5倍。所以你如果引导的好,原计划500元买童车的人,完全有可能多花点钱买你这800元的车。

5、店长是否制定每周的主推商品?寻找主推款的卖点?

注:关注主推商品体现了我们生意的主动性(相关话题请查看公众号历史文章《母婴店不懂主推,你咋卖?》)母婴店和超市卖婴童产品最大的区别就是,超市只能卖顾客想的产品,所以超市走的多是知名品牌(毛利也低),而像亨氏米粉这样的产品,在母婴店都是不愿意主推的,甚至摆在了犄角旮旯的地方(因为毛利低),我想想卖的是高单价、高毛利的产品,所以母婴店卖的应是你想卖的产品,即主推货品。店长制定了每个阶段的主推货品后,就要配备相应的资源了,比如备货充足、陈列位置、物料使用、导购主推等等。这样生意才能做的才有策略性。

6、客流高的地方货品销售好吗?橱窗的出样也是价格低的商品?

注:这个问题关注的是商品的陈列。一般来讲陈列要求“好卖的地方摆好销的货品,你的整体销售才会更大”。比如,我们有三种产品,分别是A、B、C,其销售潜力不一样,比如A每周平均销售50件,B每周平均销售25件,C每周平均销售8件。店铺里的位置好坏也不一样,比如有三个位置Œ、、Ž;Œ的位置每周平均可以销售60件货(类似于平效)、的位置每周平均可以销售20件货、Ž的位置每周平均可以销售10件货。那我们的货和位置如何匹配呢?左图,即按适当其所的原则做的陈列,即A-Œ、B-、C-Ž,按“取小”原则,得出整体销量是78件,这就是能得出的最大销量,其它任何破坏这种陈列法则的出样,其整体销量都会比这个小。比如右图,按A-Œ、C-、B-Ž,整体销量是68件(比78件小)

要注意的是,我说的是整体销量。把不好卖的货放在好卖的位置上,这个产品的光脚量会增加,但会影响其它产品的销售,所以整体销量会下滑。另外,要知道我们门店追求的多维度的,要的也不仅是“整体销量”。比如我们在做促销时,为了处理库存,有可能会把促销产品放在好卖的位置,宁可短暂牺牲整体销量也要把库存处理掉。

7、每天计算连带率了吗?是否制定员工连带率指标?是否在例会中教员工明确用促销提高连带率?

注:连带率,是销售的过程指标,即一单成交多少件货。“连带率”乘以“物单价”就等于“客单价”了。销售是以结果考核,但要从过程管理,过程做的好才有可有有好的结果嘛。比如促销活动,“第二件半价”或“满500减50”类似这样的促销往往就是为了提高“连带率”和“客单价”的。

8、是否每天提醒员工服务的重要性?……

注:前面说过主推的话题,讲过母婴店与超市卖货的区别。我们卖的是我们想卖的货,想卖的往往是高价、高毛利之类的货,而超市只能卖消费者认知度高、毛利水平低的大品牌。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母婴的服务比超市做的好。服务创造价值在这里就得以体现了。所以,母婴店卖的是价值,而不仅仅是价格,如果只拼价格,我们还真比不过超市,比不过网上的产品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