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元老之殤
前两天做出租车遇到一件事儿,司机没GPS,也没有地图。去的那个地儿,他不熟,我们是走走停停,边走边打听。
费尽周折,终于到了要去的地方。一看,也不是什么偏僻的地儿。百度地图上一找,都能找到,GPS上有清晰的指引。问他为什么不用GPS,说习惯了,一直就这么开。真是无语啊。不过细想想,这些司机们怎么就这么熟悉呢?原来,他们跟一些企业太像了。
都是凭经验行事,做事没有系统和流程,即成套的方法论。那位说了,一个开车的,还能有什么方法论?有,那GPS就是他们的方法论。有了GPS,不但可以准确地找到要去的地方,而且可以去到以前从来没去过的地方。凭老的经验,大方向知道,但在最后500米上就抓瞎,没法一步做到位,离完美永远差那么一点点。这跟有些企业何其相像:粗放经营,马马虎虎,系统、流程不健全,质量、服务总有一样不到位,低效、浪费,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差不多而已啊。
九十多年前胡适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就叫《差不多先生传》,那文中的差不多先生死了,但九十多年后,他的子孙却越来越多。
这些“差不多”司机们没有GPS、没有地图,就只能在本地城混,一旦碰到一笔去外地的大生意,就有麻烦了。
这就像一些本土企业的"三无"老员工,一路随着企业发展过来,成了元老,做到了管理层,但从专业的角度没有系统学过、没有系统做过、也没有系统提高总结过,而且不愿学、不愿提高、不愿采取新的技术,却要指导团队、部门做得更好,进一步支持产品升级、公司上台阶,你说可能吗?
这些人能做的就是粗放经营,系统、流程、团队建设跟不上,边际产出越来越低,在经济高速发展、人人都有生意做的情况下倒也罢了;一旦经济增速放缓,市场趋向饱和,公司势必陷入高成本、低增长下的"增长陷阱",可以说是当前很多本土企业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