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与职业化塑造》(修订版)

《弟子规与职业化塑造》(修订版)

面授课程企业内训国学应用

课程简介

《弟子规与职业化塑造》【课程前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

课程分类

国学应用

《弟子规与职业化塑造》

【课程前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我们经历过‘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制夷’、‘西学东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百年学习西方文明、中西贯通之路。为的是国家强盛!而国家强盛的基础是经济繁荣,经济繁荣的基础是企业具备竞争力,而企业的竞争力关键是人才。何为人才?德才兼备者也!

《弟子规》就是一本培养企业员工德才兼备的书。很多企业已经开始用《弟子规》治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企业的最高管理境界就是自我源动力管理,就是《易经》中的‘群龙无首’的境界!《弟子规》就是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素养、使所有员工都达到自我管理境界的阶梯!

【课程对象】

企业所有员工;所有职场人士

【主讲老师】

王泽仁老师(请阅读讲师简介)

【课程收益】

1.通过儒家思想的分享,加强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

2.通过《弟子规》的解读,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素养

3.帮助企业打造卓越的、优秀的、高绩效的团队文化

【课程时间】

1-2天

【课程大纲】

²开场语

1.《弟子规》概要

2.人性学说分析

1)人性善

2)人性恶

3)人性有善有恶

4)人性无善无恶

5)人性可善可恶

3.儒家的特色

4.儒家教育系统

5.“内圣外王”之道

6.三个问题

1)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学习《弟子规》对我们职业发展的好处?

3)《弟子规》文化的普及对企业发展的好处?

第一讲孝顺父母,增强使命

1.孝乃中华文化之根

2.孝顺父母的四个阶段

1)小孝孝身

2)中孝孝心

3)大孝孝志

4)至孝孝慧

3.孝顺父母的五个层次

1)庶人之孝:基层员工

2)士之孝:基层干部

3)卿大夫之孝:中层干部

4)诸侯之孝:高层干部

5)天子之孝:总经理或董事长

4.孝顺父母必备五件事情

1)居则致其敬

2)养则致其乐

3)病则致其忧

4)丧则致其哀

5)祭则致其严

5.《弟子规》中如何教导我们为人儿女

1)恭敬的对待父母的耳提面命

2)细心周到、无微不至的照顾父母

3)游必有方,坚守正当的事业

4)勿以恶小而为之

5)顺其所好,去其所恶

6)端身正意,光耀门楣

7)爱憎不存于心,唯有孝不变

8)开导父母,劝谏父母的艺术

9)父母唯其疾之忧

10)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第二讲友爱兄弟,尊敬领导

1.儒家价值观三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生存、发展

2)人我互动阶段:礼法、情义

3)超越自我阶段:无私、至善

2.儒家构建人的和谐

1)人与自己

2)人与他人

3)人与宇宙

3.成就仁义三步骤

1)人之性:真诚向善

2)人之道:择善固执

3)人之成:止于至善

4.五伦之道

1)夫妇有别

2)父子有亲

3)长幼有序

4)君臣有义

5)朋友有信

5.《弟子规》中的礼仪细则

1)同事如兄弟,和睦同事就是尊敬领导

2)同事之间不和睦无外乎两件事情:财物,言语

3)凡事要长者先,幼者后,长幼分明

4)及时准确的响应领导的工作安排

5)尊重名分,善于让功,懂得藏锥

6)一分恭敬,一分忠义

7)应答得体,声若和弦

8)领导如父母,同事如兄弟

第三讲谨慎为人,慎终如始

1.修身

1)内省

u三省

u三戒

u三畏

2)慎独

u相在尔室,不愧于屋漏

u诚于中,形于外

3)谦卑

u卑以自牧

u笃实恭敬

2.《弟子规》关于生活和工作中谨慎为人的注意事项

1)小心驶得万年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2)时间管理:一寸光阴一寸金

3)学会自理,养成好习惯,日常生活井井有条

4)支出符合身份,不盲目攀比,人敗败在一个奢字

5)醉酒乱性,大丈夫不为也

6)站有站相,坐有坐姿,文质彬彬

7)事缓则圆,事恭则成,事忙多错,事难则惧,事轻则敗

8)远离是非

9)不窥他人隐私,维护他人利益

10)以名相对,以正长幼

11)借物必先问,借物及时还

第四讲诚实守信、改过迁善

1.儒家五常

1)仁

2)义

3)礼

4)智

5)信

2.一日三善

1)视善:存好心

2)语善:说好话

3)行善:做好事

3.《弟子规》中的信用体系

1)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

2)多言多失,多事多败

3)语善:言而有信,辞达而已

4)语恶:奸巧谗佞,道听途说

5)一诺千金

6)吐字清晰,表意准确

7)闲事莫管,“勿谈国事”

8)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9)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10)德比于上而知耻,欲比于下而知足

11)心如海量,闻过则喜

12)知过能改即是善,掩饰过错即为罪

第五讲感恩博爱,推己及人

1.爱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永恒动力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我们该如何去爱:儒家三句经典

u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u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u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塑造自尊自爱的人生

2.爱的内涵

1)忠恕之道

2)中庸之道

3)絜矩之道

3.《弟子规》中如何教导我们去感恩博爱

1)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2)天覆地载,亲如兄弟

3)注重内涵修炼,不仅在乎外在修饰

4)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不相互诋毁

5)趋炎附势,喜新厌旧,君子不为也

6)尊重他人,维护他人的权利和隐私

7)隐恶扬善

8)同事之间要共同进德修业

9)奉献精神:舍得,有舍才有得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一颗感恩的心

12)宽容慈和,以理服人

第六讲见贤思齐,摒弃小人

1.交友之道

1)益者三友

2)损者三友

2.交友阶段

1)可与共学

2)可与适道

3)可与立

4)可与权

3.《弟子规》中关于环境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性

1)人是会受环境影响的

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3)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

4)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若是。

5)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7)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第七讲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1.人生四境界

1)自然境界

2)功利境界

3)道德境界

4)天地境界

2.知行合一

1)经世致用

3.《弟子规》中关于“知行合一”的行为规范

1)书呆子和莽夫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夸夸其谈和固步自封

5)工作三法则:心到、眼到、口到

6)不要一口气吃成胖子

7)豁然开朗和时刻求教

8)做事细心,有条理,干净整洁,塑造良好的办公环境

9)字如其人,人如其字

10)选择的重要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1)圣贤都是后天培养的

备注:课程中会分享一些经典的历史人物与历史故事。

【课堂建议】

1、不迟到,不随意走动,非重要电话不接听,手机静音或关机

2、所有俗务之心都放心,有缘相聚一起学习,共同进德修业

3、课堂中都是同窗好友,无有贵贱亲疏者,我们都是在一起的学习者、分享者


推荐课程

文化自信建设与经营管理新思维

文化自信建设与经营管理新思维

讲师: 左凤山
国学应用
《论语》的智慧与启迪

《论语》的智慧与启迪

讲师: 王泽仁
国学应用
《读历史,学管理》

《读历史,学管理》

讲师: 王泽仁
国学应用
《孟子》的智慧与启迪

《孟子》的智慧与启迪

讲师: 王泽仁
国学应用
《国学智慧与管理艺术》

《国学智慧与管理艺术》

讲师: 王泽仁
国学应用
《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

《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

讲师: 王泽仁
国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