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管理者要首先学会管理自己、分析自己
作为企业中层,不仅要管理自己的下属,我们还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上司,并且学会管理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作为企业中层管理者,如何更好的管理好自己呢?今天我们分3个点来说明:
1、自我岗位职责的分析
首先应该分析自己的岗位职责、公司对自己的职位期望、职位发展空间及享有资源,理解清楚才能有的放矢。
比如营销总监职位,你要明白公司对品牌发展、销售管理、客服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和资源配置,这其中还包括内容营销、市场分析、销售总结、客户回访等。
梳理清楚每一项具体任务目标和资源,才能切实地将任务分解、细化,制定出可实施操作的工作计划,否则方向思路不清楚,顾此失彼,遗漏重点。
2、自我能力优劣势分析
认清自己,是为了更好的管理自己。经常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擅长领域,才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
每个人的特点不同,做事方式不同,形成的管理方式也不同。
比如有的同事做事雷厉风行,这时中层领导就需要详细的计划来约束自己,以免团队跑得太快,如脱缰之马,产生脱节;
有的同事,思维缜密,处事谨慎,这时中层领导需要多向市场前端和产品一线推进,增加做事张力,提升人格魄力和实践能力。
同为中层管理者,有的人喜欢听,有的人喜欢说。
喜欢听的,管理下属时多采用书面汇报,以免自己没想清楚给下属带来不必要的误判;
喜欢说的,管理下属时多采用口头汇报,及时反馈和表述自己的思路与想法。
每个人性格和喜好不同,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优劣势,你可以向朋友同事寻求反馈并加以分析,大家谈到的共同点就是你的优劣势。发现自己的长处,加以利用和发挥,总结自己的劣势,及时改善和提升。
弥补短板,发挥长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自我时间管理分析
对于每个管理者而言,时间都是有限的,除了例行工作之外,每天临时性的工作也会接踵而来,比如公司会议、客户拜访、媒体约见、临时事务等。
要是没有时间管理和规划,很容易疲于应付,抓了芝麻丢了西瓜,让自己一头浆糊而且疲惫不堪。
这个时候,建议你把工作计划表和工作分类法相结合,有了新的临时工作内容,添加到自己的工作计划表中,按照工作分类法的不同等级,去优化处理。
这样每天坚持,让每个进程中的工作按节奏前进,就不会因为临时事务而受到影响,处理起来,你就会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