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特点

廖名春,男,1956年3月生,湖南武冈人。198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同年进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工作,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详细介绍

个人介绍

廖名春,1956年3月生于湖南武冈。1988年获武汉大学文学硕士,1992年获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同年进入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工作,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廖名春教授是马王堆帛书《易传》早期整理者之一,在郭店楚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楚简研究领域处于前沿地位。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帛书易传与先秦秦汉学术史”等,目前与李学勤教授共同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科研项目“出土简帛易学研究”。

论著目录

(一)书籍

1. 《周易研究史》(与康学伟、梁韦弦合著),1991年湖南出版社出版,1994年、2005年推出韩文本。

2. 《孟子的智慧》,1992年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年台北汉艺色研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发行。

3. 《荀子的智慧》,1992年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年台北汉艺色研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发行。

4. 《荀子新探》,1994年台北文津出版社出版。

5. 《帛书易传初探》,1998年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出版。

6. 《新出楚简试论》,2001年5月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出版。

7. 《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2001年济南齐鲁书社出版。

8. 《郭店楚简老子校释》,2003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9. 《出土简帛丛考》,2004年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0. 《周易经传十五讲》,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1. 《吕氏春秋全译》(与陈兴安合著),2004年成都巴蜀书社出版。

12. 《中国学术史新证》,2005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论文

1. 《论传统文化的剸同倾向》,1986年7月发表于《湖北日报》理论版。

2. 《试论章太炎的尊荀》,1986年发表于《武汉大学学报》社科论丛。

3. 《试论民主概念的本质规定》,1988年第2期发表于《湖湘论坛》。

4. 《湖湘文化简论》(笔名都梁仁),1988年第3期发表于《湖湘论坛》。

5. 《吐鲁番出土文书与6至7世纪左右西北方音之声母》,1988年发表于《武汉大学学报》社科增刊。

6. 《荀子认识过程论发微》(笔名都梁仁),1989年第2期发表于《湖湘论坛》。

7. 《吐鲁番出土文书语词初探》,1989年第4期发表于《新疆文物》。

8. 《荀子大儒法先王证及其它》,1989年第10期发表于《贵州社会科学》。

9. 《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的别字异文看浊上变去》,1989年第1期发表于《古汉语研究》。

10. 《吐鲁番出土文书语词管窥》,1990年第1期发表于《古汉语研究》。

11. 《吐鲁番出土文书新兴量词考》,1990年第2期发表于《敦煌研究》。

12. 《入派阴声始于公元六世纪》,1990年第4期发表于《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收录。

13. 《关于毛泽东思想概念的反思》,1992年第2期发表于《毛泽东思想研究》。

14. 《读〈周易全解〉》(与梁伟弦合作),1990年第2期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

15. 《现代易学通论》,1991年第3期发表于《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科版。

16. 《从唐勒赋的出土论宋玉散体赋的真伪》,1991年第4期发表于《求索》。

17. 《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的别字异文看五至八世纪初西北方音的韵母》,1992年第1期发表于《古汉语研究》。

18. 《荀子人性论的再考察》,1992年第6期发表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1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收录。

19. 《帛书〈周易系辞传〉异文初考》,1993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993年海峡两岸黄侃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收录。

20. 《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1993年第3期发表于《哲学研究》。

21. 《宋玉散体赋韵读时间考》,1993年第2期发表于《古汉语研究》。

22. 《荀子议兵时间考》,1993年第4期发表于《管子学刊》。

23. 《帛书〈系辞〉释文再补》,1993年第5期发表于《周易研究》。

24. 《论帛书〈系辞〉的学派性质》,1993年第7期发表于《哲学研究》。

25. 《论帛书〈系辞〉与今本〈系辞〉的关系》,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收录。

26. 《帛书〈二三子问〉简说》,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收录。

27. 《帛书〈易之义〉简说》,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收录。

28. 《帛书〈要〉简说》,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收录。

29. 《帛书〈缪和〉、〈昭力〉简说》,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收录。

30. 《帛书〈二三子问〉、〈易之义〉、〈要〉释文》(与陈松长合作),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收录。

31. 《“大衍之数”章与帛书〈系辞〉》,1994年2月发表于《中国文化》第9期,1994年湖南出版社出版的《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收录。

32. 《思孟五行说新解》,1994年11期发表于《哲学研究》,1995年第1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收录。

33. 《帛书易传引〈易〉考》,1994年发表于台北《汉学研究》第12卷第2期。

34. 《帛书释〈要〉》,1994年8月发表于《中国文化》第10期。

35. 《荀子〈正名〉篇性论发微》,1994年第2期发表于《中国哲学史》。

36. 《帛书〈导引图〉“欮”考》,1994年第2期发表于《古汉语研究》。

37. 《帛书〈系辞〉释文补正》,1994年发表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新2期。

38. 《论帛书〈易传〉与帛书〈易经〉的关系》,1994年第4期发表于《孔子研究》。

39. 《〈荀子〉各篇写作时代考》,1994年第5期发表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0. 《魏源易学初探》,1995年第1期发表于《清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魏源与近代中国改革开放——纪念魏源200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

41. 《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释文》,199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续修四库全书》第一册收录,1998年9月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易学集成》第三册收录。

42. 《试论孔子易学观的转变》,1995年4期发表于《孔子研究》。

43. 《帛书〈二三子〉释文》,1995年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收录。

44. 《帛书〈系辞〉释文》,1995年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收录。

45. 《帛书〈易之义〉释文》,1995年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收录。

46. 《帛书〈要〉释文》,1995年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收录。

47. 《帛书〈缪和〉释文》,1995年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收录。

48. 《帛书〈昭力〉释文》,1995年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收录。

49. 《帛书〈系辞〉与今本〈系辞〉的关系及学派性质问题续论》,1995年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收录。

50. 《帛书〈易传〉与先天卦位说》,1995年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的《易医文化与应用》收录。

51. 《〈彖传〉〈大象传〉释卦次序考》,1995年第3期发表于《周易研究》。

52. 《帛书〈易传〉概论》,1995年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的《易学心知》收录。

53. 《先天卦位说探源》,1995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羑里易学》第1卷第5期收录。

54. 《帛书〈易传〉象数说探微》,1995年发表于台北《汉学研究》第13卷第2期。

55. 《帛书〈易传〉象数学说考释》,1995年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的《象数学研究》第1辑收录。

56. 《荀子“法后王”考辨》,1995年第4期发表于《管子学刊》,1996年第2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收录。

57. 《关于帛书易传的研究》,1995年6期发表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58. 《毛泽东、郭沫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唱和诗索隐》,1995年第12期发表于《二十一世纪》,1998年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反思郭沫若》收录。

59. 《浅谈〈易传〉的象数与义理》,1996年第1期发表于《华夏文化》。

60. 《〈论语〉“五十以学”章新证》,1996年1期发表于《中国文化研究》。

61. 《〈说卦〉新证》,1996年9月发表于《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6卷第3期。

62. 《竹简本〈庄子·盗跖〉篇管窥》,1996年3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一辑收录。

63. 《关于帛书易传整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1996年第3期发表于《鹅湖》。

64. 《〈尚书〉始称新证》,1996年第4期发表于《文献》。

65. 《从先秦秦汉文献论〈周易〉本经的作者问题》,1996年发表于台北《孔孟学报》第71期。

66. 《从帛书易传论先天卦位说的起源》,1996年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庆祝金景芳先生九五寿辰论文集》收录。

67. 《梁启超古书辨伪方法平议》,1996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原道》第3辑收录。

68. 《论中华经济圈的文化问题》,1996年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现实与探索》收录。

69. 《荀子评传》,1997年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儒评传》收录。

70. 《孟子评传》,1997年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儒评传》收录。

71. 《论荀子的君民关系说》,1997年夏之卷发表于《中国文化研究》。

72. 《〈周易·说卦传〉错简说新考》,1997年第2期发表于《周易研究》。

73. 《荀子君民关系说新探》,1997年第4期发表于《湖湘论坛》。

74. 《从语言的比较论周易本经的成书年代》,1997年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学讨研》(兰州大学经学研究所论文选辑)第一辑收录。

75. 《〈大象传〉早于〈彖传〉论》,1997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清华汉学研究》第二辑收录。

76. 《国学研究三题》,1998年3月25日第9版《文史天地》发表于《中华读书报》。

77. 《积极继承与“批判继承”》,1998年7月15日第11版《文史天地》发表于《中华读书报》。

78. 《从荆门楚简论先秦儒家与周易的关系》,2000年6月发表于台北《汉学研究》第18卷1期。

79. 《梁启超古书辨伪方法的再认识》,1998年6月发表于台北《汉学研究》第16卷第1期。

80. 《试论“古史辨”运动兴起的思想起源》,1998年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的《原道》文化建设论集收录。

81. 《郭店楚简儒家著作考》,1998年第3期发表于《孔子研究》。

82. 《庄子盗跖篇探原》,1998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的《文史》第45辑收录。

83. 《楚简老子校释》(一),1998年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华学》第3辑收录。

84. 《楚简老子校释》(二),1999年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简帛研究》第3辑收录。

85. 《楚简老子校诂》(上),1999年发表于台湾《大陆杂志》第98卷第1期。

86. 《楚简老子校诂》(下),1999年发表于台湾《大陆杂志》第98卷第2期。

87. 《楚简老子校释》(五),1999年北京九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哲学新论——朱伯昆教授75寿辰纪念文集》收录。

88. 《楚简老子校释》(七),1999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武汉大学《人文论丛》1999年卷收录。

89.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说新证》,1998年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第20辑收录。

90. 《荆门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1998年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第20辑收录。

91. 《楚文字考释三则》,1998年12月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吉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论文集》收录。

92. 《荀子兵论初探》,1998年第4期发表于《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93. 《周易乾坤两卦卦爻辞五考》,1999年第1期发表于《周易研究》。

94. 《帛书〈二三子〉、〈要〉校释五则》,1999年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易学研究》第5辑收录。

95. 《钱穆与疑古学派》,1999年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原道》第5辑收录。

96. 《楚简老子校诂》(二)(上),1999年5月发表于台湾《大陆杂志》98卷第5期。

97. 《楚简老子校诂》(二)(下),1999年6月发表于台湾《大陆杂志》98卷第6期。

98. 《楚简老子校诂》(三)(上),1999年7月发表于台湾《大陆杂志》99卷1期。

99. 《楚简老子校诂》(三)(中),1999年8月发表于台湾《大陆杂志》99卷2期。

100. 《楚简老子校诂》(三)(下),1999年9月发表于台湾《大陆杂志》99卷3期。

101.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唐虞之道〉与〈尚书〉》,1999年第3期发表于《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收录。

102. 《郭店楚简〈缁衣〉篇引〈书〉考》,2000年第1期发表于《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

103. 《荀子与六经关系新考》,2000年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院研究》第3辑收录。

104. 《论六经并称的时代兼及疑古说的方法论问题》,2000年第1期发表于《孔子研究》。

105. 《坤卦卦名探原兼论八卦卦气说产生的时代》,2000年第1期发表于《东南学术》。

106. 《上海博物馆藏〈武王践阼〉楚简管窥》,2000年发表于日本《中国出土资料研究》第4号。

107. 《上海博物馆藏〈孔子闲居〉〈缁衣〉楚简管窥》,2000年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史论集》收录。

108. 《郭店楚简与〈诗经〉》,2000年首都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学术前沿》第2辑收录。

109. 《郭店楚简〈缁衣〉篇引〈诗〉考》,2000年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华学》第4辑收录。

110. 《郭店楚简引〈诗〉论〈诗〉考》,2000年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22辑收录。

111. 《试论冯友兰的“释古”》,2000年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原道》第6辑收录。

112. 《疑古与史料审查》,2000年第2期发表于《中州学刊》。

113. 《郭店楚简引〈书〉论〈书〉考》,2000年5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

114. 《“仲康日食”考信》,2000年1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人文论丛》2000年卷收录。

115. 《出土文献与先秦文学史的重写》,2000年第3期发表于《文艺研究》,2000年4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收录。

116. 《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周易〉管窥》,2000年3期发表于《周易研究》,2001年1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收录。

117. 《郭店简〈性自命出〉的编连和分合问题》,2000年4期发表于《中国哲学史》。

118. 《郭店简〈六德〉篇的缀补编连和命名问题》,2000年12月发表于日本中国史学会《中国史学》第十卷。

119. 《周易丰卦卦爻辞新考》,2000年12月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易学研究》第6辑收录。

120. 《从帛书与楚简论“晚书”的真伪》,2001年1期发表于《北方论丛》。

121. 《秦简〈归藏〉管窥》,2001年2期发表于《周易研究》。

122. 《郭店简〈成之闻之〉的编连与命名问题》,2001年2期发表于《中国史研究》。

123. 《楚简〈老子〉“铦为上”考》,2001年第3期发表于《烟台师院学报》。

124. 《郭店楚简〈五行〉篇校释札记》,2001年第3期发表于《中国哲学史》。

125. 《郭店简〈成之闻之〉篇校释札记》,2001年5期发表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26. 《上海简〈鲁邦大旱〉札记》,2001年2月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000年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第论文集·农林与西部发展分册》收录。

127. 《“仁”字探原》,2001年1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学术》2001年4期收录。

128. 《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佚〈诗〉探原》,2001年12月发表于台湾《中国文字》新廿七期。

129. 《郭店〈老子〉校释札记》,2001年12月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华学》第5辑收录。

130. 《上博简〈关雎〉七篇诗论研究》,2002年1期发表于《中州学刊》。

131. 《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2002年1期发表于《中国哲学史》,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古代文学》收录。

132. 《“六经”次序探源》,2002年2期发表于《历史研究》。

133. 《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札记》,2002年3月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收录。

134. 《上海简〈性自命出〉篇探原》,2002年3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二辑收录。

135. 《李衡眉先生易学研究述评》,2002年3月泰山出版社出版的《李衡眉先生纪念文集》收录。

136. 《楚简〈五行〉篇引〈诗〉说〈诗〉考》,2002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追寻中华古代文明的踪迹——李学勤先生学术活动五十年纪念文集》收录。

137. 《上博〈诗论〉简的作者和作年——兼论子羔也可能传〈诗〉》,2002年第2期发表于《齐鲁学刊》。

138. 《上博〈诗论〉简的形制和编连》,2002年第2期发表于《孔子研究》。

139. 《上博简〈诗论〉简的天命论和“诚”论》,2002年9期发表于《哲学研究》。

140. 《郭店简〈六德〉篇校释札记》,2002年10月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金景芳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收录。

141. 《郭店简〈六德〉〈成之闻之〉新札》,2002年4月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简牍学研究》第三辑收录。

142. 《试论帛书〈衷〉的篇名和字数》,2002年5期发表于《周易研究》。

143. 《帛书〈衷〉校释(一)》,2002年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周秦汉唐研究》创刊号收录。

144. 《帛书〈衷〉校释(二)》,2002年九洲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易学研究》第7辑收录。

145. 《郭店简从“ ”之字考释》,2003年6月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华学》第6辑收录。

146. 《〈诗论〉简“以礼说诗”初探》,2003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诗歌研究》第二辑收录。

147. 《“慎”字本义及其文献释读》,2003年3期发表于《文史》,中华书局出版。

148. 《八卦次序试论》,2003年7月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遯亨集——吕绍纲教授古稀纪念文集》收录。

149. 《长安西仁村陶拍数字卦解读》,2003年5期发表于《周易研究》。

150. 《上博简<子羔>篇感生神话试探》,2003年6期发表于《福建师大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收录。

151. 《上博简<子羔>篇释补》,2003年6期发表于《中州学刊》。

152. 《郭店〈老子〉校释剩稿》,2003年1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人文论丛》2002年卷收录。

153. 《“慎独”本义新证》,2004年8期发表于《学术月刊》,2004年10期被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收录。

154. 《上博藏楚简<鲁邦大旱>的内容与思想》,2004年1期发表于《孔子研究》,2004年4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收录。

155. 《上博藏楚简<鲁邦大旱>校补》,2004年1期发表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56. 《钱穆先生孔子与〈周易〉关系说考辨》,2004年2期发表于《河北学刊》。

157. 《楚简周易颐卦试释》,2004年4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与易学》收录。

158. 《楚简周易大畜卦再释》,2004年3期发表于《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

159. 《楚简周易校释记(一)》,2004年3期发表于《周易研究》。

160. 《楚简周易校释记(二)》,2004年4期发表于《周易研究》。

161. 《上博三楚简恒先篇校释》,2004年3期发表于《中国哲学史》。

162. 《楚简仲弓篇与论语子路篇仲弓章对读札记》,2005年1期发表于《淮阴师院学报》。

163. 《帛书〈衷〉篇疑难字考》,2004年4月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收录。

164. 《〈周易·杂卦传〉的再研究》,2004年7月辅仁大学出版的辅仁大学图书馆编《2004年古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

165. 《楚简周易豫卦再释》,2004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出土文献研究》第6集收录。

166. 《试论郭店简〈太一生水〉篇的缀补》。

167. 《二二相耦,相反为义——<周易>卦义新论》,2004年发表于台湾《哲学与文化》月刊。

168. 《楚简〈周易〉豫卦再释》,2004年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出土文献研究》第6集收录。

169. 《楚简〈逸诗·交交鸣鸟〉补释》,2005年1期发表于《中国文化研究》。

170. 《〈周易〉惕义考——传世文献与出土简帛的互证》,2005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易学研究》第八辑收录。

171. 《楚简〈周易〉遯卦六二爻辞新释》,2005年4期发表于《周易研究》。

172. 《失落的国宝:你的家在中国》(与张德良合著),2005年6期发表于《世界知识》,2005年5期被《新华月报》收录。

173. 《从上博简〈民之父母〉“五至”说论〈孔子家语·论礼〉的真伪》(与张岩合著),2005年4期发表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74. 《楚竹书〈内礼〉、〈曾子立孝〉首章的对比研究》,2005年9月初版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出版的叶国良、郑吉雄、徐富昌编东亚文明研究丛书55之《出土文献研究方法论文集初集》收录。

175. 《〈论语·为政〉篇新释》,2005年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编《儒学评论》第一辑收录。

176. 《为往圣继绝学,集儒史之大成》,2005年第9期发表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177. 《楚简〈逸诗·多薪〉补释》,2006年3期发表于《文史哲》。

178. 《楚竹书〈曹沫之陈〉与〈慎子〉佚文》,2006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赵文化论丛》收录。

179. 《〈论语〉“学而时习之”章新探》,2006年3月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所《儒教文化研究》第6辑收录。

180. 《楚简周易聧卦新释》,2006年4期发表于《周易研究》。

181. 《楚简〈季康子问于孔子〉研究》,2006年8月发表于韩国中国古中世史学会《中国古中世史研究》第16辑。

182. 《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箚记》,2006年8月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华学》第8辑收录。

主讲课程

《诸子百家思想与现代管理》《孔子智慧》《清华大学廖名春教授:周易智慧》《孟子智慧》《清华廖名春教授:荀子智慧》《问道老子》《先秦文化思想及现代启示应用》

专业领域

易经道经国学应用

服务企业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政机关、央企国企讲学企业以及台湾等地的著名高校。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廖名春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如内容侵权,请依据《民法典》第七编之规定向我们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