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懂“互联网”不懂“商业模式”一样会失败
在互联网的趋势下,创业公司对有互联网背景的人的渴求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这种互联网人才几乎成了每家创业公司的“标配”。
很多创业公司都希望从BAT引进一位有互联网背景的合伙人。某创业公司的创始人说“挖疯了”,他叹了口气又说,“现在从BAT随便出来一个人,哪怕他只是一个产品经理,跟你谈的条件都希望做合伙人,自我预期太高了。”让这位创始人纠结的不是钱多少的问题,而是“合伙人”这个身份在团队中有标志性意义。“如果招一个职业经理人,即使3个月之后走了也很正常,如果走的是合伙人,这就是重大的人事震荡了。”
事实上,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的生存时间不超过一年,能够存在三年以上的可谓凤毛麟角,一切原因就是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只是一个创意,并没有真正的商业模式。
创新商业模式来应对竞争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按照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资深教授,国际组织学习协会(SoL)创始人、主席彼得·圣吉说,一个点子式的创意与一个有意义的发明的价值比是1:100,而一个有意义的发明与一个真正具有市场可行性的创新商业模式之间的价值比也是1:100,这就是说一个创意只相当于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价值的万分之一,这就是商业模式的复杂性和艰难性之所在,也是竞争性之所在。
因此说,光懂“互联网”不懂“商业模式”一样会失败,传统企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前提条件是创新商业模式。
作者简介:
石泽杰,华智晟远(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国家科技部专家库专家评委,南京市政府“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321工程”专家评委,郑州市政府“智汇郑州·1125聚财计划”专家评委,多家上市企业独立董事,主要著作:《开放式战略》、《无边界竞争》、《互联网+战略重构》、《营销战略升级与模式创新》,创办中国第一家商业模式研究咨询公司,中国最早从事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者,专注研究领域:商业模式创新、平台战略、产业互联网、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电子商务战略规划、数字营销、资本运营、供应链管理与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