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外打交道
发表于:2025-07-04
王仁锋
职业修养
发布时间:2025-07-04
一位澳洲的同事,因为工作的需要,想了解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 变。接到这样的要求,老刘便以一贯的认真态度丁.作起来。首先是查找了大量的 历史文献,找出当初计划经济的各种特征,然后又翻阅大量现代文献,总结出今天市场经济的多项特点。由于涉及经济学领域,老刘还不辞辛劳地专门搜集了.一堆经济学名词的英文译法,然后还画了一张图,示意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最后,动用了一些PowerPoint的设计手段,把个两三页的片子搞得漂漂亮亮,自我欣赏一番之后,发给了那位同事。过了两天,也没看到同事的问音,心里还兀自纳闷儿,怎么的啦?那么漂亮的东东,好歹也得夸咱两句吧?怎 么连个信儿都不回?正郁闷着,回信来了,当然首先是感谢,然后她说,这两天几乎没干别的,就盯着(staring at)你那两页PPT呢。乍一听,觉着受用,细一想,这好像不是在夸我呢吧?怎么两三页的东西够她盯上两天?显然是蛤蟆跳 井——不懂啊!
之后,她又非常委婉地发过邮件来,说其实她只是想知道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不同年代社会有什么区别,替如出去旅行。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我恍然大悟, 原来她想知道的,并不是那些专业术语的解释。后来我也相通了,那些经济学术 语,别说我用的英文词可能有很多问题,就算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和准确,她也未 必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就像我不能很好的理解那些经济学的中文词一样,搞不 好这两天的时间都花费在查字典上头了。可能后来实在是没有了办法,才委婉地 告诉我她原本想看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