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

“蓓蓓PPT”的读者朋友,大家好。这周我们来读书吧~
这个月,蓓蓓读的一本书是《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没有读过《孙子兵法》,
原因很明显,因为——
看不懂!
咳咳,如果你也跟我一样,那这本书真的是满足了你对读《孙子兵法》的一切需求哦~
这本书的作者华杉,是一家营销传播公司的董事长,研究《孙子兵法》20多年。
这本书里有《孙子兵法》6000多字的原文,
有历代为《孙子兵法》做过注的包括曹操、杜牧、梅尧臣等十一位贤士的注解;
有华杉本人总结分析前人成果后自己的注解;
还有一些关于企业管理和商业竞争的感悟议论。
读完这本书,我的感受是《孙子兵法》跟我以前想的一样,又不太一样。
一样的是,这确实是一本兵书,用了十三章节分别讲了谋功、作战、军形、地形、火攻、用间等一套攻杀战守的方法;
不一样的是,如果你不读这本书,光看书名,你一定想不到这位“兵圣”孙子,最核心的思想竟是“不战”。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本书吧~~~
《孙子兵法》中的误读
一、孙子的思想核心是“不战”
孙子从来不追求百战百胜,百战百胜意味着100场战争的胜利都未能彻底解决敌人,徒徒消耗了敌我双方的人命和资源,孙子追求的的是先胜后战,没有胜算就不要兴师;一战而定,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求全”,杀敌一千,自伤八百,那不是胜,是两败俱伤。孙子的整个军事思想,是慎战的思想,不战的思想,和速战的思想。
孙子的伟大,就在于不是因为他是兵家,就拼命忽悠主公打仗,好让他建功立业。恰恰相反,他拼命劝你别打,因为他是真正的智者,真正的仁者。我想这大约也是从古至今会打仗的将才这么多,而被尊为“兵圣”的还是孙子。
二、《孙子兵法》的“计”是计算的“计”
《孙子兵法》的第一篇就是“计篇”,但是这个“计”不是指计谋,而是指准确地计算敌我双方的实力,计算好了,有胜利的的实力再打,不然就不要打。
现代人往往习惯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放在一起说,甚至合起来出一本书。实际上,这二者的思想南辕北辙。《孙子兵法》讲解的是赢得战争的必然性,追求的是如何强大到十倍于敌人的力量;而《三十六计》恰恰相反,教导的是通过奇谋诡计以少胜多。《三十六计》之所以流传甚广,是因为人们爱看,有悬念有故事,有传奇色彩,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真正持久的不是以弱胜强,而是使自己强大。从这个层面来说,还是希望大家多读《孙子兵法》,少读《三十六计》。
三、是“以正合,以奇(jī)胜”
这一句是《孙子兵法》里的名句,却一直被误读。奇(jī)指的是多出的部分,即在以正兵与敌人交战的时候,永远要预备一支多出来的兵力,就是奇(jī)兵。所以这句话的“奇”不是奇(qí)谋诡计。
毛伟人对《孙子兵法》的应用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感觉毛**应该是熟读了《孙子兵法》的,因为他的很多指导作战的方法似乎都与《孙子兵法》里的内容吻合,上网一查,果不其然,毛**曾对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说:“你没有看过两千年以前我国的《孙子兵法》吧?里面很有些好东西。”
人民战争
《孙子兵法》的第二篇《作战》,孙子就开始算账,打一场仗,需要粮草多少、战车多少、兵马多少,孙子反复算这些账,就是强调战争很贵,战争成本很高,打不起!
那我们反过来想,如果有一个办法,能把某一项成本大幅降低,不就天下无敌了吗?
想到这个革命性办法的人是拿破仑,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战争时代,叫人民战争。要知道以前国王用的都是雇佣兵或者单独养一支军队。人民战争降低了人命的成本,不光可以无限征兵,儿童团、妇女队全都可以投入战争。
毛**,就是把孙子和拿破仑的思想都发挥到了极致。
《白毛女》
“杀敌者,怒也”孙子说,杀敌靠愤怒。
毛**是把利用仇恨发挥到极致的大师。
在解放战争和解放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整个宣传战略和文化艺术就是围绕仇恨展开,每个人必须对阶级敌人恨起来,怒起来。于是就出现了演《白毛女》小战士端起枪要杀“黄世仁”的情况。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孙子兵法》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有绝对优势兵力才打,十倍优势才打包围战,五倍优势才进攻。毛**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就是这个意思。
长征
《孙子兵法》曰:“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是极其保守谨慎之人,没有胜算就不打。“不若则能避之”,毛**领导红军长征一避就是二万五千里,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孙子兵法》的现代应用
地利
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讲到五事七计,五事是道天地将法,其中地,就是地利。在商业战上,也有地利的因素,比如为什么深圳诞生了腾讯,就是因为深圳是一座创新力很强的城市,人口年轻,接受外来事物更简单,而杭州诞生了阿里和网易,阿里也曾经进军上海,但是惨败而归,因为你是新势力,而上海代表了旧的势力,上海是一座金融城市,他缺少互联网基因,所以我们几乎看不到上海的互联网第一阵营的大企业。广州也一样,广州这个城市还是深深的商贸和地产烙印,跟互联网也是格格不入。
电商干掉传统商铺
前面说到拿破仑和毛**想到用人民战争的方式来解决打战很贵的问题,从而所向无敌。在商战中同样适用。
当所有人的成本都很高的时候,如果你能通过某种技术创新,或者某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把成本降下来,那么你就是开启了高维战争。
比如电商,之所以干掉了传统商铺,就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硬件设备,以及网络服务费用不断降低,仓储物流成本也随着规模化和科技信息化的引入,变得越来越便宜,而人工和店铺租金成本却在不断抬升。成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那么这个仗你根本就打不赢。
并购
前几年开始,商场上经常发现老大并购老二的案例,优酷土豆合并了,58和赶集合并了,滴滴和快的合并,随后滴滴和uber又合并,携程和去哪儿也合并了。这其实就是孙子的思想了,“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再斗下去完全没有好处,不如合并,大家一起发财。
宁可白准备,不能不准备
孙子讲,“以虞待不虞者胜”,虞就是准备的意思,也就是说有准备的打没有准备的就会获胜。有人说,我准备好了,敌人不来怎么办,我不是白准备了吗?其实很多准备都是白准备,因为一看你有准备了,往往对方就会停止攻击,所以都说以防万一,怕的就是这万一的状况,比如在日本他们不断的灌输地震的避险知识,但其实即使在日本,真正破坏级别的地震也是很少的,但你不能说这些安全灌输就是在浪费时间,一旦遇到风险,他通常都是救命的,相反我们这里没有这些知识准备,每次小地震小火灾,都有人从窗户跳下,反而摔伤的不少。
胡萝卜+大棒
再来看,孙子曰:“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如果在士卒对你还没有亲近依附之前,就用处罚去管理,他们就会不服。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先要有恩,才能处罚,胡萝卜在前,大棒在后。“另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文”是怀柔安抚,是胡萝卜,“武”是军纪军法,是大棒。胡萝卜加大棒,才能打造必胜之军。你奖赏了,大家对你也有依附了,但是大棒没有,违反纪律不能够严厉处罚,那么这也不是一个高效的团队。
《孙子兵法》每一句拿出来都是一条智慧,既能用于带兵打战,也适用于现代商战,也可以指导企业运营和个人的为人处世。
一种思想,能穿越千年,至今仍能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这种时空的穿透力让人心生敬畏。
推荐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