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书院发展之吾见

现代中国书院发展之吾见

发表于:2025-08-09
谭耀华
易经
发布时间:2025-08-09

现代中国书院发展之吾见

--承继道统,复兴文化

恢复和重建书院是中国百年来教育最大的纠偏

一、恢复书院教育刻不容缓

书院的恢复和重建是实现我们建设现代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书院是实施藏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级别教育组织。最初的书院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后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逐渐成为古代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但互补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

书院作为一种民间学术教育机构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儒学诞生之孔子的私学之中,孔子当年,幕天席地,杏坛设教,虽无书院之名,实有书院之实。古代书院发端于唐代,鼎盛于宋元。以承继古圣先贤的道术,为天地民心立命,以经世济民为宗旨,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书院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不拘泥于某一学术或学派,不为政治与机构的附庸、不为商业的附庸,以视德业、鼓励辩争、修身为本、明道为纲为要旨。故能成就期思想自由的气象与中国士人思辨之精神。

可惜,中国士人及传统文化,由于西学的侵淫,形式废止于清末,道义衰微于民国,精神摧残于文革,而到物欲化的今天,则全盘奴化于人群中矣!士人的没落,接下来是学统的丧失和道德的缺失,中国士子,犹如飘荡在东方上空的游魂,再也难以找到立足点。悠悠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终于到了最为难堪难行难立的地步!

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这就是中国怀抱理想的读书人的现状!

近百年的中国,由于时局动荡,政事更迭,人们生存维艰,无暇研究道德学问之事,这是情有可原的事。到物质充裕的今天,我们已经无法作壁上观,并在此大声疾呼倡议重建以弘扬道德文化的学统文明。而道义学统的重建,首先还需要从书院的建设开始!

当下科研机构、学术团体以及学者个人也开始了探索恢复中国传统教育方式中的“书院文化”。书院文化,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说:“书院是对现行教育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理想的书院教育能打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史哲,同时融汇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一个国家要崛起,其背后必然是文化的崛起、精神的崛起。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灵魂和血脉,是该民族自我确认、自我阐释、自我表达的符号系统,表征这个民族共有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凝聚力。”找回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树立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建立新时代的文化核心观念价值,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载体,就是书院。

在大时代的文化战略上,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书院。将无可质疑的发挥更大的作用及影响力。

二、现代书院应该如何做?

书院历经千年,进入现代的后工业化时代,随着社会形态与生活模式的不断改变,书院的功能、作用和传播形式必然大有不同。我认为现代书院的主要特点应该是传神而不传形。在保持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同时,在传播形式和模式方面需要不断现代社会特点相融合,推陈出新。

1、 传神。

书院应该保持历史以来书院的基本功能与精神,立德思辨,修身明道,同时形成一地精神之道场作为长期文化传播的载体,其主要功能需包括九个方面:

择胜地

立精舍

聚群贤

建书阁

开讲堂

承学统

教俊秀

泛墨香

移风俗

现代书院应该以以下四个为基本定位

文化地标

精神道场

雅致生活的引领者

社会的良心和脊柱

2、 改形。

在传播形式上需要不断创新,内外兼修,为社会大众构建多样化的传播文化接触口,采用更多新的传播方式和技术,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及微信等线上平台,以系统化而不是以点的方式对外传播,因此打造书院系统化的文化服务体系尤其重要。

3、“走出去”战略。书院应该积极入世,以更前瞻性的思维和开放的心态涉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构成单位。如社区、企业及各机构与团体,特别是企业,现在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最为重要的构成单位,文化传播脱离企业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水之源,可以尝试通过企业书院、社区书院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以系统化的方式推出去。

4、 如何通过企业书院来获得改变和新生? 

培养具有人文管理精神的中高层管理者,提升基层员工的人文素养,打造上下一心,和谐无碍的企业文化,企业书院将从明道,取势,优术,合众四个方面,推动企业整体的变化。

企业书院同样以内外兼修,神形俱备的系统化体系,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入手,以课程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整合企业中高层、基层员工、供应商、客户及所有相关利益者,帮助企业以企业书院为载体打造和谐的企业生态圈,促进企业做强做久,促进企业的和美。

5、“合起来”战略。书院的领航人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摒弃私见,以道相合,神形俱存,形成广泛的书院联盟性的体系,以以下九个方面打造一个让所有书院“合得好”的长效机制。

学术联盟

师资联盟

公益联盟

交流联盟

产品联盟

活动联盟

基地联盟

线上联盟

三、九州之足迹

书院目前主要遵循精英教育-大众教育-青少年教育-外籍教育四个方面,目前针对精英群体的文化传播主要通过系统化的各类国学课程,文化体验活动,游学课程,系统化的内训课程来实现。比如书院的九州国学讲堂,既包括了儒道法墨易兵史医等内容的解读,也包括了西学解读,以艺养生,和谐家庭,大师论道,文化体验,禅修,道家养生调理等内容,内外兼修,终身学习,终身修养自己,通过2-3年的学习,就可以使自己的境界,修养和品位有一个突破性的改变,心态更加和谐,家庭也更加和睦,企业也经营得更加顺利。

而游学九州这个课程,更是将课程搬到了国学胜地,搬到了世外之地,真正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国学导师和文化导师共同带队,亲临圣境,亲身体悟,实现回归自然,回归文化,回归心灵,返朴归真。深度潜修加游学体验。于历史钩沉中触摸文化,在风物揽赏间养颐身心。教学地点既包括曲阜、岳麓书院、武当山、九华山、等国学圣地;又包括华山、庐山等秀丽山川;另外国学的学习重在一个悟字,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悟性有很大差异,另外环境影响人的心境和心态,通过在清雅的环境中学习悟道,可以放开平时繁杂的工作和琐事的纷扰,体会就更加深刻.在游学活动中,除了国学大师的课程外,会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深度安排如禅修,大师开示,传灯祈福,道家养生功法练习,丝绸之路徒步等,以实现对于文化的深度体验.

另外针对企业,书院推出了系统化的国学导入体系,通过分别对于高中低层不同员工区别的内容和体系,从渐进式讲座,启发式课程,国学与领导力提升,思辨会,读书会,员工兴趣小组,书籍推荐等全方位着手,通过1-2年的系统导入,企业的人文素养和企业文化和谐度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从终极层面来讲,书院所做的只是为社会、为学员提供一个追求终极幸福的平台,提供的是一个幸福解决方案。什么是终极幸福?在基本保障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梦想,同时这种梦想和价值能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带来持久的和谐。内求心安,外求通达,成就圆融无碍的人生,这个圆融无碍就是自在。

在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社会背景之中,书院以俯瞰中西方文化的强大视角,以强烈的文化使命感,诚邀各方志同道合之士, 共同致务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以百年之垒土,造千年之书院,唯有如此,文化方可得以传承,社会得以和谐,国家得以昌盛,功在千秋,利在当代,以大爱博于四方,以仁德布于天下,虽圣贤莫过如此.